本文给大家分享陶与瓷的6大区别和一些关于釉和瓷的区别的话题,希望大家喜欢。
陶器和瓷器的6大区别
柴
房子
陶瓷既易碎又坚硬。他们低如尘埃,高如云。他们充满了诗歌的赞美和童年的回忆。
这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它存在于生活的各个角落,但陌生的是它千百年的沉淀和演变。
陶瓷是火的艺术,也是粘土的语言。作为瓷器,它高贵、均匀、纯洁如玉,常被誉为君子品格。作为陶器,它粗犷、率真、自然、充满童趣和纯真。陶器和瓷器处于不同的成长阶段,也是互相帮助前进的伙伴。
他们有不同的温度和不同的性格。在800-1000度的温度下,陶器成骨,显露出其质朴、童趣的一面。土壤中的砾石在挤压下从器皿表面突出,铁元素沉淀成闪亮的深棕色,赋予其粗糙的质感和厚重的性格。1300度时,瓷土完全凝固,釉层熔化结晶成玉,变得晶莹剔透,风格出众。
宜兴紫砂、建水紫陶、传统柴烧是陶器的代表,而景德镇窑、汝窑瓷器则是瓷器的典型代表。柴方的新柴火是陶器和瓷器的完美结合。它是在1320度的高温下烧制的。既有瓷器晶莹剔透的质感,又有陶器的自然古朴。它是新工艺、新工艺、新理念的结晶,是陶器与瓷器几千年相会的契机。
陶器和瓷器有6大区别
1、原料不同陶器以粘土为介质,即用普通粘土。泥浆质地粗糙,颗粒较大。瓷器采用高精度精制瓷土。景德镇瓷土以高岭土为原料,细腻洁净。
2、烧成温度不同陶器的烧成温度在800-1000左右,一般不超过1100。瓷器的烧成温度为1270-1300,柴房新柴烧成温度高达1320。
3、孔隙率不同陶器的孔隙率约为11-36,质地疏松,烧成后颗粒感强。瓷器的孔隙率约为2-8,质地致密,烧成后细腻光滑。
4、吸水率不同陶器吸水性较强,宜兴紫砂具有双孔结构。冲泡热水时,水蒸气会渗透到器皿壁上。瓷器的吸水性较弱,基本不吸水。柴房新型柴烧瓷器吸水性强,因此茶具在茶汤的浸润下能发展出各种丰富的变化。
5、可塑性不同。陶器的造型一般比较简单,风格粗犷古朴。瓷器造型丰富,细腻光滑,风格典雅。
6、用途不同陶器可以上釉,也可以不上釉。表面稍粗糙,不易清洗,因此很少用于食品容器。瓷器一般都施釉,表面光滑,易于清洗、清洁、卫生,适合制作茶具、餐具、咖啡具等。
柴芳是目前唯一一家将陶瓷与瓷器工艺相结合的陶瓷企业。柴绍创造的新型木材燃烧技术是在传统木材燃烧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通过木材的烧制,充分体现窑炉改造带来的美感,在视觉上融为一体。它融合了柴火的自然变化和瓷器光泽透明的质感。在材质上,采用瓷土来升级传统的木烧土坯体,采用高温烧制而成。它融合了传统木烧的古朴、侘寂风格和高温瓷的玉质感,更适合使用。传统的描画、磨刀工艺得到传承和保留,赋予器物最真实的状态,真实诠释生动的创作思想。
轻/奢华/生活/居住/分享/享受/柴火/燃烧
对于陶与瓷的6大区别的相关话题,本篇文章对釉和瓷的区别这样的内容已经进行了解,希望能帮助到诸位!
No Comment